
选择玻璃幕墙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功能需求、性能指标、成本预算、安全规范及后期维护等多方面因素。以下是具体选择步骤和要点:
建筑类型与用途
商业建筑(如写字楼、商场):注重外观美观性、透光率及节能性,可能选择高透光Low-E玻璃或彩釉玻璃。
住宅建筑:需平衡采光与隐私,可选磨砂玻璃、夹胶玻璃或中空玻璃。
公共建筑(如机场、车站):强调安全性与耐久性,可能采用钢化夹胶玻璃或防火玻璃。
设计风格
现代简约风格:适合无框或隐框玻璃幕墙,搭配透明或浅色玻璃。
工业风或复古风格:可选彩色玻璃、条纹玻璃或带有纹理的玻璃。
地理位置与气候
炎热地区:优先选择低辐射(Low-E)玻璃或热反射玻璃,减少空调负荷。
寒冷地区:选用中空玻璃或三玻两腔结构,提升保温性能。
多雨地区:需考虑防水性能,选择密封性好的幕墙系统。
透光率与遮阳系数
高透光率(>70%):适合需要充足自然光的空间(如办公室、展厅)。
低遮阳系数(<0.3):适合炎热地区,减少太阳辐射热。
平衡方案:中空Low-E玻璃可兼顾透光与隔热。
隔热性能
U值(传热系数):数值越低,隔热越好。例如,三玻两腔中空玻璃U值可达0.8 W/(m²·K),远低于单玻的5.8 W/(m²·K)。
K值(导热系数):与U值相关,优先选择K值低的材料(如低导热系数的间隔条)。
隔音性能
中空玻璃(如6+12A+6)可降噪25-30分贝,适合交通繁忙区域。
夹胶玻璃(PVB层)可进一步吸收声波,提升隔音效果。
安全性
抗风压性能:根据当地风压值选择玻璃厚度(如12mm钢化玻璃可承受1.2kPa风压)。
防爆性能:高层建筑或人流密集区建议使用夹胶玻璃,即使破碎也不会坠落。
防火性能:公共建筑需符合防火规范,选择防火玻璃(如铯钾防火玻璃)。
玻璃类型
单片玻璃:成本低,但隔热、隔音差,适合临时建筑或低要求场景。
中空玻璃:隔热、隔音优异,是主流选择(如6+12A+6双银Low-E中空玻璃)。
夹胶玻璃:安全性高,适合防爆、防坠落需求。
真空玻璃:隔热性能极佳(U值<0.5),但成本高,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。
框架材料
铝合金:轻便、耐腐蚀,是常见选择,需关注型材截面设计(如多腔体结构提升隔热)。
不锈钢:耐久性强,适合沿海或高腐蚀环境。
断桥铝:通过隔热条阻断热桥,提升整体隔热性能。
密封系统
胶条:三元乙丙橡胶(EPDM)耐老化性好,优先选择。
结构胶:硅酮结构胶粘接强度高,需符合国家标准(如GB 16776)。
初始成本
玻璃类型:单玻<中空玻璃<夹胶玻璃<真空玻璃。
框架材料:铝合金<不锈钢<断桥铝。
示例:普通中空玻璃幕墙约800-1200元/㎡,三银Low-E中空玻璃幕墙约1500-2000元/㎡。
长期成本
节能收益:Low-E玻璃可降低空调能耗20%-30%,长期节省电费。
维护成本:隐框幕墙需定期检查密封胶,明框幕墙维护更简单。
国家标准
《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》(JGJ 102):规定设计、施工及验收要求。
《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》(JGJ 113):明确玻璃厚度、安全性能等指标。
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(GB 50189):强制要求幕墙传热系数限值。
地方规范
部分城市(如上海、深圳)对幕墙光污染、节能有额外要求,需提前核查。
供应商资质
确认玻璃原片品牌(如南玻、信义)及加工能力(如钢化、夹胶工艺)。
查看框架型材检测报告(如抗风压、气密性测试)。
施工团队经验
优先选择有类似项目经验的团队,避免漏水、密封不严等问题。
要求提供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期(通常2-5年)。
清洁周期
高层幕墙建议每2-3年专业清洗一次,低层可每年自行清洁。
密封胶更换
硅酮密封胶寿命约10-15年,老化后需及时更换以防止漏水。
技术升级
旧幕墙可加装光伏板(BIPV)或智能调光玻璃,提升节能性与功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