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缺陷
伸缩缝缺失:铝型材立柱未按规范设置20mm伸缩缝,导致热胀冷缩或主体结构变形时应力集中,玻璃开裂渗水。
密封胶选择不当:未采用伸缩量大的耐候硅酮密封胶(位移能力达±25%),或未计算预留注胶尺寸,导致密封胶拉裂失效。
开启窗密封不足:防水密封层数不足(通常需2-3道),雨水沿幕墙流淌时直接渗入开启窗,形成倒泛水。
接合收口处理不当:与土建单位未协同施工,幕墙顶部与女儿墙压顶连接不牢固,螺丝孔、压顶搭接处打胶不严或遗漏,形成渗水通道。
材料问题
密封胶劣质或过期:使用普通密封胶替代耐候硅酮密封胶,或密封胶过期,导致胶缝起泡、开裂、不凝固。
铝型材表面处理缺陷:涂层附着力差、氧化膜过薄或过厚,导致密封胶粘接失效。
玻璃质量不达标:玻璃强度或热应力未验算,在台风、暴雨或日照下开裂破碎;玻璃尺寸公差超标,嵌入量不足或过深,导致边缘破裂或被铝型材挤爆。
施工问题
安装不规范:铝框架水平度、垂直度超标,密封胶施工不密实,封堵不严或长度宽度比不符合规范。
施工条件不当:雨季露天施工耐候密封胶,或未采用弹性定位垫块,玻璃与构件直接接触,导致应力集中挤裂玻璃。
收口处理粗糙:幕墙与建筑物连接处构造措施不当,如防水钢板未做伸缩缝,咬合部位变形渗水。
使用维护不当
用户操作错误:未提供竣工资料及使用说明,用户碰撞变形、污染幕墙,或清洁时未使用中性清洁剂,腐蚀密封性能。
维护缺失:未定期检查密封胶、玻璃等状态,导致老化失效未及时处理。
精准定位与检测
使用红外线、超声波检测仪定位漏水点,检查密封条、焊缝、玻璃等部位,确定渗漏源头。
材料更换与修复
密封条:更换老化或损坏的密封条,确保压实密封。
玻璃:更换符合标准的玻璃,确保强度、热应力及尺寸公差达标。
密封胶:选用优质耐候硅酮密封胶,加强检验防止过期使用;清除老化玻璃胶及缝内杂物后重新注胶。
排水系统优化
检查并疏通排水管道,确保畅通无阻,防止水流逆向进入室内。
在幕墙铝型材上开设泄水小孔,或设置收集管道和排水管道,将渗入水排往指定排水孔。
设计构造改进
等压原理应用:在铝型材上设置等压腔和特别压力引入孔,平衡内外压力,防止水利用压力差渗入。
增加斜坡设计:帮助排水,减少积水带来的漏水风险。
施工质量控制
规范施工流程:按标准操作安装铝框架,确保水平度、垂直度达标;密封胶施工时控制环境湿度和温度,严禁雨天露天作业。
加强材料检验:选用优质浮法玻璃,确保边缘处理符合标准;铝型材需符合高精度等级,避免弯曲度、扭拧度超标。
定期维护与检查
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,重点关注密封胶、玻璃、排水系统等部位,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。
对于复杂维修工作,寻求专业施工队伍帮助,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