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幕墙作为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的围护结构与装饰形式,其结构形式多样,可根据构造方式、支承结构及安装工艺进行分类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玻璃幕墙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分析:
一、框支承玻璃幕墙
框支承玻璃幕墙通过金属框架(如铝合金)固定玻璃面板,是应用最广泛的类型之一。根据框架的显露程度,可进一步细分为:
明框玻璃幕墙
构造:玻璃面板镶嵌在铝合金框架内,框架的竖横构件均裸露在外侧。
特点:外观呈现规整的网格状,金属框架清晰可见,给人以稳重、统一的感觉。适用于追求传统美学或需要突出结构感的建筑。
应用:商业综合体、办公楼等。
隐框玻璃幕墙
构造:玻璃面板通过结构胶完全固定在铝合金框架内,外观上无金属框架显露。
特点:视觉效果简洁通透,玻璃与框架融为一体,营造出轻盈、现代的氛围。隐框幕墙又分为全隐框和半隐框(竖隐横明或竖明横隐)。
应用:高端写字楼、文化场馆等。
半隐框玻璃幕墙
构造:部分框架显露(如竖杆隐藏,横杆外露),玻璃通过结构胶与框架结合。
特点:平衡了明框的规整与隐框的通透,适用于需要一定装饰性的建筑。
应用:酒店、会展中心等。
二、点支承玻璃幕墙(点式玻璃幕墙)
点支承玻璃幕墙通过金属连接件(如驳接爪)将玻璃面板固定在支承结构上,形成无框的通透效果。根据支承结构形式,可分为:
钢结构点支承
构造:以钢结构(如钢柱、钢梁)为支承,通过驳接爪固定玻璃。
特点:结构灵活,可实现大跨度设计,视觉效果通透现代。
应用:大型公共建筑(如机场、车站)、商业空间。
索杆结构点支承
构造:采用不锈钢拉杆或拉索作为支承结构,玻璃通过驳接件固定。
特点:柔性与刚性结合,适合曲面或异形建筑,施工精度要求高。
应用:艺术场馆、地标性建筑。
玻璃肋点支承
构造:以玻璃肋(垂直玻璃板)作为支承结构,玻璃面板通过金属连接件固定。
特点:全玻璃设计,视野开阔,但造价较高。
应用:高端商业空间、景观建筑。
三、全玻幕墙
全玻幕墙由玻璃肋和玻璃面板组成,无金属框架显露,形成整体通透的视觉效果。根据安装方式,可分为:
吊挂式全玻幕墙
构造:玻璃面板通过上部吊具悬挂,玻璃肋作为支承结构。
特点:适用于大高度、大跨度的空间,如中庭、共享大厅。
应用:购物中心、酒店大堂。
座地式全玻幕墙
构造:玻璃面板底部固定在地面基座上,玻璃肋垂直支承。
特点:安装简便,但高度受限,适合低层建筑。
应用:商铺、展厅。
四、单元式玻璃幕墙
单元式玻璃幕墙在工厂预制完成,包含玻璃、框架、密封材料等,整体运输至现场安装。其特点包括:
安装效率高:模块化设计缩短工期,适合高层建筑。
密封性好:工厂加工精度高,减少现场误差。
维护便捷:单元板块可独立更换,降低后期成本。
应用:超高层写字楼、住宅楼。
五、其他特殊形式
双层玻璃幕墙(呼吸式幕墙)
构造:由内外两层玻璃幕墙组成,中间形成通风空腔。
特点:节能环保,通过空气流通调节室内温度,降低能耗。
应用:绿色建筑、生态办公楼。
智能玻璃幕墙
构造:集成光电玻璃、调光玻璃等智能材料。
特点:可实现透光率调节、发电等功能,提升建筑智能化水平。
应用:科技园区、未来感建筑。
总结与选择建议
追求通透感:优先选择隐框或点支承玻璃幕墙。
注重结构安全:框支承或钢结构点支承幕墙更稳固。
高层建筑:单元式幕墙安装效率高,适合工期紧张项目。
节能需求:双层玻璃幕墙或智能幕墙可降低能耗。
预算限制:明框幕墙成本较低,适合经济型项目。
玻璃幕墙的结构形式选择需综合考虑建筑功能、美学需求、预算及施工条件,合理设计可实现美观与性能的平衡。